2013年12月29日

「夢」三部曲微電影


《房車之旅》



爺爺的口琴





《花開彼岸》




華人大學院校 數位聯合畢業展

2013年11月9日

Honda Illusions, An Impossible Made Possible

Honda Illusions, An Impossible Made Possible - New CR-V 1.6 Diesel UK Video




2013年10月13日

SYM悍將經典進化史




第一代Attila 悍將-全台第一個陶瓷汽缸 4V引擎


第二代大眼悍將-全台第一個EFi噴射


第三代悍將F1-全新第四代EFi智慧動能


第四代Fighter-VIP可變汽門(Variable Inlet Process)


第五代New Fighter-S.T.C.S雙渦流噴射引擎


第六代VGS可變幾何下懸吊系統



2013年9月15日

2013 Burgman650商品特性帶露出

一個女人會給一個男人帶來不一樣的運氣,
但一個男人卻會改變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
正因為她付出此生的信任,因此守護她變得理所當然
選一台好車,不就是為了讓後座的女人更安穩地貼在你肩膀上嗎?

2013年9月9日

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你的人生有遺憾的事嗎?

澳洲護士Bronnie Ware韋爾,專門在安寧病房照顧不久於人世的臨終病人,她將自己對病人的觀察,整理病人臨終對生命的回顧,記錄在部落格,受到矚目,並集結出書,名為《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第一憾事莫過於「自己未勇於追求夢想。」

許多病人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被問到一生最遺憾的事,很多答案都很雷同,其中最多的是,後悔沒有勇氣忠於自己去追夢,發現有好多夢想應該實現,卻沒有實現,而活在別人的期望裡。許多人甚至連一半的夢想都沒有達成就離開人世。

第二大遺憾是「後悔自己花太多時間工作。」

韋爾說這是她照顧過的每一個男病人都會說的話。後悔自己為了工作錯過小孩的成長,錯過愛人溫暖的陪伴,這是他們最深的後悔與愧疚。其實對於現在的職業婦女來說,這也面臨同樣問題。

第三個最普遍的遺憾是「沒有勇氣表達內心的情感。」

很多人為了和別人和平相處而抑制自己的感情,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內心長期痛苦使他們罹患慢性疾病。

第四個最常被提到的遺憾,則是「沒有和老朋友保持連絡。」

很多人在病逝前懷念起自己的老友,卻因為沒有常保持連絡而無法再見面,悔恨沒有把握機會和他們相處。朋友也好,愛人也罷,其實生命最後的日子裡,他們才是我們最深的惦念。

第五個人生憾事,是「後悔自己沒有快樂些。」

這個答案的普遍性令韋爾她感到驚訝,許多人直到將踏上人生最後一程,才明白「快樂是自己選擇的」。 自己一生陷在習慣的生活模式裡,擔心改變而欺騙自己與他人,佯裝快樂,悔不當初。

2013年9月2日

日喝1杯果汁,糖尿病增21%

台灣新生報–09,02,2013

研究今天指出,攝取更多新鮮水果,特別像是藍莓、葡萄、蘋果與梨子等,有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但是喝果汁反而會有反效果。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英國、美國與新加坡研究人員聯手,深究美國三項歷時總計廿五年的大型健康調查的資料,超過十八萬七千名護士與專業醫療照護者登記參與。

研究發現,相較於每個月攝取不到一份水果的族群,每周至少攝取兩份完整水果的族群,特別像是藍莓、葡萄與蘋果,有助降低高達廿三%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水果都有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但藍莓、葡萄、葡萄乾、蘋果與梨子等水果特別有效。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營養學系助理教授孫齊(Qi Sun,譯音)說:「根據這項研究提供的新證據,某些水果可能特別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

然而每天喝一杯以上果汁的人,糖尿病風險最高恐增加二十一%。

研究成果發表在明天出刊的「英國醫學期刊」(BMJ)。

研究人員推測,即便完整水果與果汁的營養價值相似,兩者差別在於半固體與液體。

研究說:「即使營養成分相同,液體從胃到腸子的速度會比固體要快。」「舉例來說,和水果相比,果汁會讓血清中的血糖與胰島素濃度改變較快且幅度較大。」

這項研究同時也點出某類水果有益健康的證據。舉例來說,莓果類與葡萄含有的化合物花青素(anthocyanins)有助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但至於為何對降低糖尿病風險也有益,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2013年8月27日

「下眼白血絲多!」 中風、心肌梗塞4徵兆,立即學

文/林芝安│康健雜誌142期

職棒義大犀牛總教練徐生明,在08/24(六)晚間比賽結束後,因為心肌梗塞緊急送醫,於晚間10時20分左右過世...
《康健》資深記者張靜慧月初才在安寧基金會的記者會見到徐總,跟他面對面講話,還要了電話,希望將來有機會再訪問他,沒想到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當時徐總說:「平常都是我對球員下達戰術指令,但如果有一天我不健康了,誰來替我下達指令?」所以他預先跟妻兒下達「指令」︰「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走到最後時刻,我不要影響你們的生活,請把我送去專業的安置機構。」
雖然孩子說「爸爸不要想那麼多」,但他覺得不需忌諱,也簽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表明如果將來病情不樂觀,不接受心肺復甦術及維生醫療,清楚交代未來醫療選擇和想法,到時家人就不會措手不及或為難。
徐總的豁達、為家人著想,讓我印象深刻。
他常告訴球員:「趁健康時多做有意義的事,珍惜我們可以打球的日子,要離開時就瀟灑地走。珍惜自己的健康,身體健康才能打球。」
生命在呼吸之間。徐總,您離世前沒有受太多苦,願您安息。(張靜慧
* * *
到底能不能預知「我要中風(或心肌梗塞)了 」,能不能在嘴歪眼斜、說話不清或意識模糊等症狀發生之前,更早一步知道風暴已經悄然來襲?
「可以,」鑽研傳統醫學與全息療法超過20年的國際針灸中醫師吳建勳認為,養成習慣常觀察身體細微的變化,就可知道身體是否在閃黃燈、拉警報。
根據全息療法理論,身體的器官或組織都可對應全身每一部位,五臟對應五官,包括舌頭、指甲、眼睛等處,藉由反射區推測體內血管變化。

舌尖鮮紅、青黑、僵硬、手指麻,都要小心

(1)舌尖

中醫認為「心開竅於舌頭」,心臟功能差的人,症狀會表現在舌頭,「尤其舌尖,屬於心肺反射區(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特別鮮紅表示心臟可能發熱、發炎,」吳建勳提醒,多自我觀察。
如果發現舌尖呈現較為暗沉的青黑色,表示心臟附近有血瘀阻塞;如果舌頭伸不太出來或比較僵硬,同時手指有三根出現麻的現象,「這就接近中風了。」

(2)指甲

指甲也是觀察重點,指甲根有個白白的環狀物,類似白色的月亮,當身體正常時,五指之中會有三指有白月(通常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當白月愈來愈少或完全沒有出現,表示心臟的功能愈來愈弱。

(3)手指頭

很多人手指麻卻不以為意,但根據中醫典籍,五臟經絡之中的心包經是從胸口通到中指尖及無名指尖,所謂心包是指心臟周圍的網絡及部份腦部功能,當中指及無名指麻時,表示心臟周邊血管變差了。心臟的本經絡——心經,則是從腋下旁邊的手臂內側到小指尖,當小指會麻,表示心臟本身有堵塞現象。「中指和小指都麻,表示血管阻塞的狀況更嚴重了,」吳建勳說。

(4)多觀察下眼眶的眼白血絲

偵測心臟功能還有一招,看眼白的血絲變化。
中國大陸知名中醫眼針專家彭靜山研究發現,每隻眼睛的眼白部份可分成13區,每一區可對應一個器官及其經絡系統。
下眼眶的眼白中間點,剛好是心臟的反射區。每天早晨洗臉時不妨攬鏡細察,把下眼皮翻開來看,如果眼白這個地方的血絲愈來愈粗大,像樹根般長出來,且顏色鮮紅,表示心臟血管發炎了,如果呈青灰色,表示血管有淤塞現象,應及早就醫,吳建勳提醒。(*更多觀察方法照顧全家老小,請參考《中醫育兒智慧》第一章)

血管像公路,如何預知土石流要來了?

中醫自認可預知中風、心肌梗塞,西醫也有一套觀點。
「血管就像公路,心肌梗塞就像是土石流,」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妙喻,土石流的發生跟道路(血管內徑)上有沒有障礙無關,而是跟山壁(血管外壁厚度)有關,當山壁塌陷(產生血塊)、道路中斷時(血管完全堵塞),中風、心臟病就發生了。
土石流說來就來,如何事先得知?「很難,」洪惠風坦言,不過還是有預警系統可觀察,抓住幾個關鍵點:

關鍵1: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血管壁是否良好,跟年齡、遺傳、血壓、血糖、膽固醇、運動、抽菸、體重有關,當這些危險因子愈高,遇到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容易出現土石流,發生中風、心臟病,洪惠風建議,可以利用血液算命公式,算出自己發生土石流的機率。

關鍵2:避免颳颱風

土石流最常發生在颱風天,如果算出自己的危險分數很高,就應避免颳颱風,「所謂颱風天就是生氣、太疲累、熬夜、壓力大、變天、感染或發炎,都會讓發病的危險性增高,」洪惠風建議,遇到颱風時趕緊撤村(比如有壓力時趕緊退一步),否則,就會出現盛怒後心臟病發作的慘劇。

關鍵3:喘、冒冷汗

血管壁很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出現「山崩」,聽到山洪轟轟聲時根本來不及走避,血栓的產生也如此,有些人速度很快,幾秒鐘內就心肌梗塞或停止心跳,防不勝防,但也有些人血栓產生較慢,有機會示警。
血栓產生速度較慢的人,有時候連續1~2天,甚至持續一、兩個星期身體感覺怪怪的,例如原本可爬樓梯、快走,突然運動量上不來,走一點點路就很喘,或胸口有壓迫感、冒冷汗,「簡單說,運動的耐受度突然變不好了,這是重要警訊,應趕緊就醫,」洪惠風強調。
也因此,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很重要,好處之一是,血管比較不會淤塞,另一好處是,可當作偵測指標。
如果從不運動,通常血栓很嚴重時才會出現症狀,這時就難預先防範了。
洪惠風不斷呼籲,尤其危險分數很高的人,更要有運動習慣,像是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動到下肢的運動(耗氧量高),對心臟好處多多。

關鍵4:休息時也會喘、胸口悶

曾任內科加護病房主任的洪惠風提醒,心臟血管開始淤塞產生血栓或流血時,即使休息狀態也會出現胸口悶、喘的徵兆;如果是腦部血管開始流血或產生血栓,只要出現感覺或運動的問題,例如同側手腳逐漸沒有力量或暈得天旋地轉,很可能快要中風了。
不要硬撐,每分每秒都是關鍵
中西醫各有不同的徵兆預警,最後仍得交給醫生鑑別診斷;對你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只要出現疑似症狀,不要硬撐,愈早就醫愈好。
「就像消防隊接獲電話到噴出水柱的時間,要愈短愈好,」洪惠風將心肌梗塞形容為火災,如果打火兄弟在5分鐘之內抵達現場滅火(進行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燒壞的區域較少,10分鐘內才到,燒壞的區域擴大,如果延誤就醫,「12小時內就會梗塞完成,就像原野整區被燒光,一輩子也回不來。」

2種護心運動,強化心臟與腦血管

空拳敲胸口

*空拳敲胸口

●能強化心肺,具有按摩、改善心臟的功效。
●兩乳中間有個膻中穴,氣匯於此,可握空拳,用虎口輕敲3~5分鐘,看電視、或坐或站隨時可做。
●醫師小叮嚀:中醫師吳建勳提醒,中風前、後或感覺快要缺氧了、咳嗽不止,要趕緊敲敲。

*呵字訣

●唸呵時,心臟產生共振,具按摩心臟的效果,當拳頭往前推時,可清血管濁氣,能活血化淤。
●雙手握拳,深吸一口氣,將拳頭及手臂縮至胸前兩側,然後邊把拳頭往前方推去,邊發出長音的「呵-呵-呵……」字氣功口訣,重複做5~10分鐘。站或坐皆可,隨時可做。
呵字訣
●醫師小叮嚀:吳建勳提醒,經常使用腦的勞心工作者要常常唸「呵」字,按摩心臟;此外,如果看電視時經常看著看著就睡著,這表示心跟腦缺氧,也要多做這個運動。










3個小檢測,查看心臟與中風發作

*看看雙手的穩定性

雙手平舉,手心向上,閉上眼睛2~3分鐘,如果其中一隻手垂掉下來,無法維持同樣的位置,很可能腦部血管有問題了,進而影響到手部神經。這也是西醫的神經內科醫師在檢查病人有無中風時的基本檢查方法。
●醫師小叮嚀:如果手經常不自主輕微抖動,很可能是腦血管阻塞的前兆,中醫師吳建勳建議,應及早就醫檢查。另外,也是雙手平舉,手掌不斷向外抓,如果愈抓愈變形、歪掉,無法持續進行這個規律的動作,「也可能有腦阻塞的現象,」吳建勳補充。
來回準確點中食指與鼻尖

*來回準確點中食指與鼻尖

兩個人面對面,先用食指尖點自己的鼻子,然後點對方的食指指腹,來回點,接著將速度加快,如果無法每次都準確地點到自己的鼻子或對方的食指,很可能腦血管有阻塞現象,因而無法控制腦部某個區域神經。




摸摸腳上的脈搏

*摸摸腳上的脈搏

走路走沒多久腳開始痠,休息個5分鐘後,好像又不痠了,這時摸摸腳上的大鐘穴位置內踝後上方的脛骨動脈,以及腳背太衝穴位置的足背動脈,如果摸起來脈動相當微弱,幾乎摸不到脈搏,很可能血管堵塞了。
「在古代,足背動脈與脛骨動脈用來測周邊血管是否堵塞,」吳建勳補充說明,如果是單純神經痛,走路後的腳痠會持續較久,但如果走累了稍事休息,症狀很快不見,則可能是周邊血管堵塞。

這樣吃,預防中風

少吃烤炸、加工肉品(香腸、火腿、培根)及冰飲,「尤其心臟不好的長者,少吃寒性食物,像是冰西瓜,因為身體為了維持恆溫,會耗費更多能量,」中醫師吳建勳建議,可多吃山楂、蓮藕,能活血化淤,可直接將蓮藕粉泡水喝,或將不削皮的蓮藕川燙後打成果汁,能清血降火。
營養均衡、類別多元也很重要,例如一天吃五種以上的蔬果,或以全穀類取代精緻穀類,台北榮總臨床營養組長楊雀戀建議。國外有項長期研究指出,每天吃一份蔬果,女性中風機率減少7%,男性中風機率減少4%。
多攝取富含可溶性纖維的燕麥和豆類(或黃豆製品),以及鉀、葉酸、抗氧化物和鈣的食物,也能減少中風機率。

2013年7月28日

BW’S鐵男本色


2012 BW'S鐵男本色 第一章



對朋友比對自己好的情義相挺;該放手就放手的灑脫。 堅持走自己的路,再怎麼冷心都要熱...


2012 BW'S鐵男本色 第二章


2012-09-13











2012 BW'S鐵男本色 第三章







2012 BW'S鐵男本色 第四章









2013 BW'S鐵男本色 第五章









2013 BW'S鐵男本色 第六章


2013-07-21







YAMAHA監製出品。 新銳導演 「陳奕先」、性格演員 「黃騰浩」、音樂鐵漢 「亂彈阿翔」











2013年7月6日

Mazda


Mazda 兼具個性與東方人文特色

2013/07/05 13:28
【聯合新聞網/記者趙惠群/綜合報導】

走進Mazda的歷史,你或許會有一種感動,像在看一部浴火重生的時代劇。
2000年,瀕臨破產邊緣的Mazda,在美國福特資金挹注下重生,一直到今日,Mazda發揚日本的人文思維所造的車款,在車壇獨樹一格,其魅力感動許多車迷和買家,成為最具個性與東方人文特色的汽車品牌。
近年Mada結合日本人文精神,推出一系列概念車,最後逐一落實到量產車上,像是2006年在2006年洛杉磯車展中MAZDA推出「流體」(NAGARE)概念車,最後落實在新一代Mazda 5,讓車子造型充滿風與水的流動意念,2011年Mazda推出第六世代車型,更以動物蓄勢待發的「魂動」(KODO)意念為設計主軸,2011年日內瓦車展中MAZDA首度展出「勢」(MINAGI)概念車,最後落實在量產的跨界休旅CX-5身上。
很多人或許忘了,這個當今世界第13大汽車廠Mazda,它前身其實是做熱水瓶與葡萄酒等用品的軟木瓶塞起家的,和汽車產業並無關聯,而它的創辦人是出生於廣島的松田重次郎(Jujiro Matsuda,1875-1952),是日本知名的實業家。

Mazda主要生產基地防府工廠。 圖/Mazda
而在回溯Mazda創業之路,得先說明品牌的名稱由來,松田的日文發音和Mazda相同,許多以為Mazda就是松田汽車,其名來自創辦人松田重次郎,其實並非如此,據說當初Mazda命名,是取材自先知索羅亞斯德所創的索羅亞斯德教裡的神話中,那發明車輛與鐵器的文明之神Aufra Mazda,傳說祂是利用牛馬等獸拉動有輪子的載台,因而發明了車子。

圖片/Mazda創辦人松田重次郎。 Mazda
和許多日本汽車界的巨人一樣,松田重次郎也是貧苦出生,生於廣島,是漁夫之子,14歲到大阪一間打鐵鋪當學徒,他在1906年曾發明一款名為松田式(Matsuda Type)的幫浦,後來他接手這間打鐵鋪,並改名松田幫浦合營公司。後來他被迫離開公司,化身為軍火製造商,創建松田工業(Matsuda Works),並且獲得俄國沙皇訂單,成為99式步槍供應商並因此而獲利。
1921年松田重次郎由於投資順利而致富,後來有人邀他接手當時生產人造軟木瓶塞的工廠東洋軟木工業株式會社(Toyo Cork Kogyo Co.,1920年1月成立),松田於是舉家遷回故鄉廣島,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瓶塞市場萎縮,松田先生後來將工廠轉型,關閉不獲利的瓶塞事業,而專注於機工具製造,1923年發生嚴重的東京大地震,災後重建急需交通工具,松田於模仿德國的摩托車,開發出松田摩托車,它所搭載的動力系統是東洋工廠自行研發的250西西二行程引擎。
後來軟木公司改名東洋工業株式會社,並在1931年推出了三輪貨車Mazdago,這是一種三輪車的小貨車,至今這種交通工具在南台灣某些鄉鎮還能看得到。當初生產工廠正是今天日本著名的東洋工業株式會社的前身。而這樣克難卻有十分經濟實用的交通工具,也開啟了Mazda汽車的輝煌歷史。

Mazda最早靠著三輪貨車起家;圖為1931年的產品。 圖/Mazda
二戰期間,工廠一度變身成為步槍製造廠,1945年東洋工業因為廣島市受原子彈攻擊而受重創,機具幾乎全毀,而距離原爆點5.3公里的安藝郡府中町的工廠(即今日企業總部所在)幾乎是毫髮未損,但當時松田也捐出來供廣島的NHK電台使用。
松田先生並非戰犯也不是軍閥的共謀者,因此戰後未被起訴,反而被委任擔負廣島重建的重任。1950年重建之路,松田的東洋工業先是組織了一友棒球隊廣島鯉魚隊。
1945年12月東洋工業重啟三輪貨車的生產,並在1948年擴大生產線,而在1950年開始推出四輪貨車。後來更因為韓戰爆發,戰爭對貨車需求增加,這讓東洋工業得以再擴大產能,在1958年再推出承載量更大的四輪貨車。1960年代,東洋工業才開始投入轎車的開發製造,首輛四輪轎車是R360 Coupe跑車,它搭載了356西西雙缸後置引擎,後來也陸續推出Carol 360、Familia等車款。

經典323車系。 圖/Mazda

1950年代Mazda在商用車市場一直大有斬獲;圖為1958年中型貨卡Romper 4x4。 圖/Mazda

Mazda於1960年代最早推出的第一款轎車R 360 Coupe。 圖/Mazda
1951年松田的養子松田恆次(Tsuneji Matsuda)後來接替松田成為東洋工業總裁,松田先生退居社長,並在1952年辭世,松田恆次在1979年透過福特取得東洋工業25%股權,因而得以大事擴張汽車事業部門(1996年增資到33.4%)。

Mazda R360 coupe。 圖/Mazda
1961年2月,東洋工業更與德國NSU車廠(今日AUDI車廠前身)簽約取得汪克爾引擎的技術,松田恆次對轉子引擎情有獨鍾,在他任內推出了許多轉子引擎量產車款,如世界首部搭載實用化轉子引擎的Cosmo Sport。Mazda至今仍是今世界上唯一研發和生產轉子引擎的汽車公司。

Mazda於1986年製造的經典車系323。 圖/Mazda
而松田恆次的兒子松田耕平(Kouhei Matsuda)在1970年接任總裁之位,在他任內,Mazda主力車型都搭載轉子引擎,包括Familia、Luce及Capella等車款。

圖片/松田重次郎的養子松田恆次。 Mazda
與福特結盟,也分散了松田家族的股權持有,並在1984年讓東洋工業更名為Mazda汽車公司,而松田家族依然是廣島東洋鯉魚隊的主要控股。1979年,Mazda生產量已超過1千萬台,一度僅次於豐田和日產,為日本第三大汽車廠,而如今MAZDA仍是日本第四大汽車廠,為世界第13大汽車廠。到2002年,Mazda累計生產量已達到3500萬台。
Mazda由於大事擴張,也曾帶來營運危機,由於轉子引擎車款開發過度,研發經費過高,也致使營運困難,加上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因此使得銷售下滑,造成營運困難,最後靠住友銀行的金援而脫困。而在1980年代,Mazda仍大事擴張事業版圖,增加多個副品牌,如經營豪華車的Eunos,小型車的Autozam,輕型車則有Ẽfini,另有專賣福特車的通路品牌Autorama。大事擴張帶來二度危機,尤其碰上日本泡沫經濟,後來重整之後,主打Mazda單一品牌,但在日本本土保留Mazda、Ẽfini、Autozam等三個通路。
有人說當初轉子引擎是拖垮Mazda的主因,其實不見得如此,正因為當年Mazda在轉子引擎上的極力研發,也讓Mazda蓄積造車工藝的實力,同時獲得福特的青睞,而不斷增資Mazda。
1960年代Mazda率先推出代號10A的轉子引擎,用於Cosmo Sport跑車之上。而後來Mazda更不斷改造轉子引擎,尤其1970年推出代號12A的轉子引擎二代機,它的轉子的容積從前代10A的491cc擴增到573cc,並且讓排氣量提升為573cc×2,具備更強悍的性能。

Cosmo是Mazda在東洋工業時代生產的最具代表性的車款。 圖/Mazda

1967年生產的經典作品Mazda Cosmo Sport 110S。 圖/Mazda
Mazda後來也開發不同的12A轉引擎,其中進排氣系統甚至更進行了多次改良,最後甚至研特別是結合了6PI(6 Port Induction)系統,利用氣門運作來控制進氣,以電子控制引擎管系統,自動調整怠速,並結合廢氣再循環裝置因而降低油耗和廢氣排放,並使馬力躍升,後來運用在RX-5和RX-7和RX-8等車款上,廣受市場好評。

1980年代Mazda經典作品RX-7在世界WRC拉力賽中表現出色。 圖/Mazda
而Mazda也曾以四轉子引擎的Mazda 787B賽車,在1991年度贏得利曼(Le Mans)24小時耐力賽冠軍,也是這有90年歷史的賽車唯一獲勝的日本車廠。

20年前利曼大賽轉子引擎賽車一鳴驚人。 圖/Mazda
由於轉子引擎開發帶來嚴重虧損,後來靠著福特增資,Mazda得以重生,重整之後的Mazda在2000年起擬訂新的千年計畫,並且從2002年開始,先後推出一系列全新世代車款,包括Mazda 6 、Mazda 3、 Mazda 2 、Mazda 8、 RX-8 CX-7,還有全新世代的MX-5 Roadster。
1996年美國福特入主Mazda經營層,1999年來自福特的新任Mazda總裁Mark Fields推出Zoom-Zoom口號,強調駕駛樂趣,開發全新的SUV Tribute,以及Capella的後繼車Atenza,亦即Mazda 6,其2002年5月問世的Mazda 6,在日本上市不到兩個月賣出萬輛,後來更在歐洲市場狂銷,引起轟動。
而近年隨著節能減碳風潮興起,Mazda也在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上不斷突破,陸續推出油電複合動力、純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等新世代綠能車。

2003年因應北美Minivan風潮推出的MaZda MPVB為品牌經典車系。 圖/Mazda
而Mazda的Logo,隨著MAZDA的起伏變革而有所變化,最初它的Logo在東洋工業年代,純粹是Mazda五個字母,掛在當年的年輪貨車上,不算是企業的識別,只是車子的標記, 1960到1970年代,化成圓圈內有M字字母,1975年之後改為立體的Mazda字樣,此字樣今年仍用在Logo下方,而到了1991年,改為橢圓形構成,內有菱形圖案,後來因與法國雷諾汽車商標太相似,菱形圖案改成近似火焰圖案的新Logo,象徵最初松田先生命名取材自索羅亞斯德拜火教的原意。後因為與福特結盟合作,Logo改為橢圓車徽,中間有M字樣,並且呈現飛翼的姿態,此一Logo一直沿用至今。

Mazda logo也經過些演變。 圖/Mazda
第一部掛上Mazda廠徽的轉子引擎車種於1967年正式發售,名為Cosmo Sport的歷史車種以排氣量達491cc×2的雙轉子引擎為動力,在高達9.4:1的壓縮比挹注下,輸出一舉挺進到110ps,並有185km/h的極速表現。本車在推出後,更曾遠赴德國與Wankel博士相會;事實上,轉子引擎在Mazda首席工程師山本健一(Kenichi Yamamoto)領導的設計小組精心改良之後,不論是運轉精緻度、馬力輸出表現與耗能狀況都已較初期產品出色許多。

Mazda經典車款

Cosmo

Cosmo是Mazda在東洋工業時代生產的最具代表性的車款,曾在1967年至1996年間生產且搭載轉子引擎的雙門跑車。歷經四個世代進化, 1972年曾停止生產,1975年復工。Mazda在1968年8月以兩台Cosmo 110參加柏林賽道的「84小時馬拉松耐久賽」,結果這兩部110S分別排名第四、五位。

Mazda轉子引擎賽車擁有光榮傳統,在1968年8月一台Cosmo 110在紐柏林賽車場的84小時耐久賽取得第4名而一鳴驚人。 圖/Mazda

RX-7

RX-7不僅是Mazda的經典雙門跑車,更代表了Mazda在轉子引擎的執著與努力。該車系於1978年至2002年間製造,「R」指的是轉子引擎Rotary Engine,「X」代表未來,「7」是車型代號。第一代RX-7於1978年3月推出,為RX-3後繼車,稱之為「Savanna RX-7」,RX-3在日本稱為Savanna。第二代於1991年推出,在日本稱之為「Ẽfini RX-7」。1997年10月不再使用Ẽfini副牌,統稱之為RX-7。由於無法通過日本汽車廢氣排放的環保法規,於2002年8月停產。

Mazda最具代表性車款RX-7歷代車型。 圖/Mazda
RX7為Mazda賽車運動寫下讓人津津樂道的篇章,1979年起Mazda RX-7投身美國國際賽車運動協會IMSA舉辦的GTU系列賽,並在比賽中奪冠,此後RX-7連續七年於此比賽中得到第一名。1982年起,RX-7連續十年在GTO系列賽稱霸。

MX-5

  MX-5 Roadster總是被車迷被視為Mazda最經典的車款,在歐洲及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稱為MX-5,北美則加上Miata的副車名,在日本稱為Eunos Roadster,這是Mazda的平民化雙座敞篷跑車,在1989年2月10日舉辦的芝加哥車展首發,代號「NA6C」,當年全球市場競相追求大車格,但MX-5小巧而且採用1.6升直四小引擎,卻有充沛的動力,尤其它的低風阻Cd值0.38,懸吊前後採雙A臂獨立懸吊,運動性能極佳,因而大受北美等市場歡迎,如今MX-5已進化到第三代。

Mazda MX5是最成功的經典作品,也是平民化雙座敞篷車代表作。 圖/Mazda

RX-8

Mazda近年最具代表性的轉子引擎車款,1989年展開「鼬鼠計劃」的新世代研發,亦即RX-8研發,1995年在東京車展先推出它的概念車RX-01,兩年後推出量產車RX-8。RX-8採前中置引擎、後輪驅動配備代號13B-MSP Renesis(multi side por)雙轉子引擎,它其實是以二代RX-7的13B型引擎為基礎而加以改造,將原引擎排氣埠移到燃燒室的側面,既提升引擎動力,也改善油耗,除了引擎,它的車門採對開式,並有四個車門,都是RX-8獨行特立之處。由於後來它無法通過新的環保法規,因而在2012年宣布停產。

Mazda 2

Mazda在1996年推的小型掀背房車,在日本稱之為Demio,部分市場稱為Mazda 121,當年正是Mazda為化解營運危機而推出經濟實用的小型掀背車,它比一般掀背車有更挑高的車頂,因而具備高度實用性,迄今已推出三代車型,共賣出89萬2000輛,它的熱銷的確解救了Mazda在上一世紀末的營運危機。

Mazda 3

這是Mazda當代最暢銷的車款,日本本地稱為Axela,2003年第一代車型問世,它也是Mazda的全球戰略車款,與福特Focus和Volvo的S40共用底盤,是Mazda的Famila房車的後繼車。迄今進化到第三代,並且已銷售超過300萬台以上。

Mazda 5

1995年問世的Mazda 5,當時名為Premacy, 是一台結合Minivan轎式休旅概念的小型休旅,可搭載5到7人。豐富多元的空間變化,是它最大特色,如今進化到第三代,而日本Mazda也開發了Mazda 5的新能源車型Mazda 5 Hydrogen RE Hybrid氫氣混合動力車型。

Mazda 6

Mazda 6是Mazda在2000年改造體質之後,最成功的中大型房車,它於2002年推出,有四門房車與五門旅行車,日本市場稱為Atenza,其實它正是Mazda 626Capella/Cronos的後繼,它也是Mazda祭出Zoom-Zoom口號的第一款車,去年推出第三代車型。

Mazda 8

1988年因應北美市場Minivan多功能車休旅車的流行風潮與市場需求, Mazda開發大七人座的Mazda MPV,它是一種最多可承載8人的多功能轎式休旅車,也是Mazda最經典的作品。至今已推出三代車型,而從第三代起,車名也改為Mazda 8。

CX-5

CX-5是Mazda在2012年推出的五人座跨界休旅車,亦是原來Tribute的後繼車。CX指的正是Cross over跨界休旅,它結合了Mazda最新的節能環保技術SKYACTIV,從引擎、底盤、傳動系統、乃至於車身結構,極力輕量化和小型化,並提升動力效益,降低汙染排放。

CX-7/CX-9

CX-7於2006推出,是Mazda旗下最新的中型跨界休旅車,可乘坐五人,而CX-9則是在2007年推出,為七人座大型跨界休旅車,兩車款今日皆為Mazda休旅車的主力。

2007年推出五人座中型跨界休旅車Mazda CX7。 圖/Mazda

Mazda CX9的logo。 圖/Mazda

Mazda大型七人座跨界休旅車CX-9。 圖/Maz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