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5日

Luxgen

Luxgen 創新智慧感動人心

2013/05/13 10:17
【聯合新聞網/記者趙惠群/綜合報導】
2009年1月6日,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來說,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之一,而對台灣汽車產業來說,這天也是相當重要的歷史性時刻。
就在2009年農曆新年之前,裕隆集團的自主品牌Luxgen納智捷,選擇集團總部所在的新店園區圓頂劇場正式宣布成立,這件大事改變過去五十多年來,台灣汽車工業仰人鼻息的局面。
納智捷開啟國人獨立造車之路,圖為納智捷形象廣告。 圖/Luxgen
Luxgen是由「Luxury」 與 「Genius」 二字合成為一,按官方說法,Luxury指的是「重新體驗尊重禮遇時的最大感動」,Genius則是「打造以智慧感動人心的創新科技」。嚴凱泰在品牌發表會上表示,創建自主品牌是他的雙親畢生的使命與期許,也是對自己的承諾,而從台灣現今的環境來看,裕隆必須在困境時力求改變。
Luxgen由「Luxury」 與 「Genius」 二字合成為一。 圖/Luxgen
回首前塵往事,其實裕隆早在五十多年前建廠之初,就已嘗試走自己的路,1953年 9月裕隆集團創辦人嚴慶齡,懷著「發動機救國」的理念,創設裕隆機械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展開國人造車之路,初期以美系吉普車為藍圖,推出自製的吉普車,1957年與日本日產汽車簽訂技術合作協定,開始生產日產貨卡車,1960年3月推出日產在台生產組裝的YLN-701 1200C.C青鳥小轎車,開啟了台灣製造小型汽車的先河,後來也曾開發出蘭美達速可達機車。
圖片/1949年嚴慶齡與吳舜文在自主生產的吉普車前留影。 圖/Luxgen
台灣的汽車產業全盛時期,包括裕隆汽車在內,最多曾經出現十一家製造廠,但幾乎都是以OEM方式在台灣生產組裝國外廠牌車款,並且以日系車品牌占大多數,但受制於國外車廠的限制,台灣汽車工業多停留在進口KD件在台灣組裝。
圖片/1960年裕隆取得日產授權在台組裝生產青鳥小轎車。 圖/Luxgen

自主造車起步:從飛羚101到華擎

1981年3月20日,嚴慶齡因病辭世,由其夫人吳舜文接任董事長,吳舜文承繼嚴慶齡的「技術生根」理念,決定自主造車,那一年裕隆選定桃園龜山工業區成立工程中心,並專門負責汽車設計開發。
圖片/裕隆工程中心成立。 圖/Luxgen
1986年裕隆的工程中心完成首輛台灣自力設計生產的小轎車「飛羚101」,振奮人心,轟動全台,當年吳舜文董事長稱飛羚101是「為台灣裝上輪子」,而飛羚101的配備規格與性能,在當年可說是國產車中的佼佼者,它的車型風阻係數也僅僅0.33,後來推出的掀背車型更降低到0.29,設計水準與國外大廠水準相當。
圖片/1986年裕隆自主開發的飛羚101下線典禮,由董事長吳舜文親自主持。 圖/Luxgen
1989年,再推出飛羚101的小改款車型飛羚102,也曾經外銷到荷蘭。後來由於內銷不佳,加上技術和重要零組件仍仰賴國外車廠,在1992年推出後繼車精兵(Yulon Arex)推出之後,便宣布停產。
然而飛羚的計畫中斷之後,裕隆仍未停止自製汽車之路。基於飛羚的經驗,引擎必須仰賴國外車廠,裕隆董事長吳舜文後來在1995年7月集合裕隆和集團旗下的中華汽車,共同成立了華擎公司,期望開發獨立自主的汽車動力系統,並建立汽車動力系統模組化技術平台,一方面支援國內車廠整車開發能力,拓展國際市場,也為集團自主造車埋下種子。
1996年華擎在桃園大園的新廠房動土,半年後開始集團共用動力系統的開發,最初開發的是八汽門小引擎,後來動力運用在中華汽車的威利廂型車,2005年開始規畫開發2.2渦輪增壓引擎,此一動力也是後來納智捷三款新車所搭載的主要動力系統。
其實裕隆汽車累積50多年的造車經驗,設計能力更有一定的能量,整車開發也非絕對難事。董事長吳舜文女士因健康狀況,在2007年正式交棒給兒子嚴凱泰,即裕隆副董事長,嚴凱泰同時也接下父母親交下來國產車自製的任務。

從華創車電到納智捷

要與國外大廠競爭,嚴凱泰堅持必須走差異化路線,因此在納智捷品牌建立之初,他的經營團隊就結合了台灣產業最強的IT電子資訊產業的實力,以便開發具備高度IT智慧的新世代車款,而華創車電的成立則為納智捷的智慧車開發預先鋪路。
2005年12月華創車電正式成立,當時經濟部為強化我國車輛產業競爭力,依據行政院在2005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所達成的結論,規劃「整車工業自主技術建立計畫」專案計畫,由裕隆集團與宏達電、億光等國內的IT業者,共同合資成立「華創車電」,透過產業整合、異業結盟,建立上、下游垂直整合,並且導入ICT台灣優勢科技,並建立跨產業與具有系統模組主導權的整車研發平台。
2006年就以這項整車自主計畫為基礎,著手納智捷車型的整車開發,2008年首輛Luxgen7 MPV開發完成。同年12月完成Luxgen7 SUV車型開發,和後來的頂級CEO車型,而緊接著在2010年開發完成Luxgen5 Sedan四門房車車型。
2009年納智捷正式宣布品牌成立,當時預告即將推出Luxgen7 MPV,其宣傳重點就在於Luxgen7 MPV結合高度智慧,配有「Think+」系統,係與宏達電合力開發,它具有行車診斷、停車輔助(Eagle View+)、夜視輔助(Night Vision+)等功能,還有定保通知/預約保養服務,而車輛發生事故時還有即時的事故處理服務,這項功能在先前就曾運用在裕隆日產的March車款,即所謂tobe系統。另有車主個人專屬服務,而系統設定方面,具有可重新錄製語音命令,並提供3組緊急聯絡電話設定等功能,另有環景監視系統,係由裕隆集團的華晶科開發。
Luxgen7 MPV為車主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圖/Luxgen
銷售不錯的Luxgen7 MPV,受邀擔任電影《艋舺》首映會禮賓車。 圖/Luxgen
Luxgen結合宏達電的IT產業技術開發Think+系統。 圖/Luxgen
而納智捷經營團隊除原來裕隆集團內主要的一級管理菁英,如裕隆汽車總經理兼任副董事長的陳國榮,還有曾歷任多個汽車品牌總裁之職的總經理胡開昌等人。
Luxgen首部曲Luxgen7 MPV上市隨即熱銷。圖為Luxgen7 MPV贊助聽奧車隊。 圖/Luxgen
2009年8月納智捷首部車LUXGEN 7 MPV正式上市,8月9日開始預售,上市第一年隨即大賣,並在隔年讓納智捷躋身台灣新車銷售前六大品牌。Luxgen7 MPV之所以車名有7,係該車型的底盤代號,它搭載華擎機械自主研發設計的GS系列,四缸2.2升MEFI渦輪增壓引擎,也整合國內外大廠的技術,如引擎結合通用集團的Delphi車用零件廠的引擎控制系統,並有美國Garrett公司開發的增壓渦輪輔助系統,而變速箱則是取自日本Aisin的五前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底盤得自法國雷諾第三代ESPACE。
Luxgen7 MPV採用前獨立麥佛遜、後LB扭力複合式懸吊幾何設定,LB扭力複合式懸吊採圈簧分離型式,避震器採斜置式設計。配備水準超乎市售國產同級車,全車系底盤電子化程度相當高,ABS、EBD、BAS、BOS等都是全車系標配,另依車不同車型配選配Think+車載資訊系統。
而自尊爵型車型以上,HID氣體放電式頭燈、光感應頭燈啟閉功能等皆列為標配。最頂級型車型則再加上ESC動態車輛穩定系統、TCS循跡防滑系統、AFS主動式轉向頭燈、車內的吸頂式電視與JBL高級音響,旗艦型則配備國產車首見的Night Vision+高科技夜視系統。
第二款新車Luxgen7 SUV運動休旅車,於2009年12月3日辨新車鑑賞會,並於2010年5月18日正式發表會,它採用和Luxgen7 MPV相同的引擎和底盤,也採用Aisin五速手自排變速。另有全球首創防盜座椅設計,頂級車型還有國產車罕見的六顆安全共氣囊。而2011年4月,Luxgen7 SUV也獲得經濟部「台灣精品金質獎」。
納智捷四門三廂電動概念房車Neora,2011年4月在上海車展全球首發,接著在6月20日在台灣首度展示,並辦全台巡迴展示。Neora設計線條融入LED導光條,並結合中國書法「駐筆回鋒」的概念。首度在國內現身,更自6月25日起至7月10日期間,每逢周末於特定汽車生活館舉辦Neora智慧電動概念車巡迴展。同年12 月7日,納智捷選在台北車展前正式發表Neora的量產汽油版Luxgen5 Sedan。
Luxgen5 Sedan是納智捷第一款四門房車,它有兩顆直列四缸VVT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排氣量各為1.8升和2.0升,2.0升最大馬力170匹,最大扭力26.1公斤米,變速箱為六速手自排,而1.8升動力最大馬力150匹,最大扭力為23.5公斤米,搭載五速手自排變速箱。它的配備也走高規格,配備各車系皆有的Think+、Eagle View和夜視系統等,高階車型能與智慧型手機連接、可透過3.5G訊號無線上網。並有HUD抬頭顯示器。
Luxgen5 Sedan上市之初,嚴凱泰與妻女一起到賽車場為新車證言。 圖/趙惠群

零排放─納智捷Luxgen EV電動車

納智捷在三款上市的新車開發之初,也將電動車型納入,同步研發,主要因為電動車相關技術和零配件業者,國內已具有相當基礎,納智捷看準在全球節能減碳趨勢下,零排放的電動車是未來的明星產業,並想結合國內已有基礎進行整合,以形成電動車產業鍊和產業聚落。
2009年9月15日,納智捷在裕隆三義廠區正式對媒體發表首部電動車Luxgen EV+,它是以Luxgen7 MPV為平台,由華創車電整合國內相關電組件業者的技術,包括電能控制管理與電池等,試裝車款電動馬達具有150kW輸出功率、200匹與225牛頓米最大輸出動,極速可達到145km/h,而時速0到100公里加速約9.4秒,最大續航力可達到300公里 (以時速40公里小時巡航)。
首部納智捷電動車Luxgen EV在三義廠區正式展示。 圖/Luxgen
在2010年台北國際新車大展,納智捷除了展示Luxgen EV+,再推出展示Luxgen7 SUV EV+及Luxgen7 CEO EV+兩款電動車。而在7月 17日,由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和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共同主持納智捷三款電動車正式掛牌上路儀式,也揭開台灣電車歷史新頁。而政院成立跨部會的電動車推動小組,負責推動國內電動車事業發展,並在7月20日宣布「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並接受申請,預計在未來3年政府將投入22億元,計畫達成全台灣10區、3,000輛的目標。
隨後,納智捷電動車再與台北花博合作推動體驗試乘,並與新北市合作,在坪林推動低碳旅遊試乘,接著在大台北和臺南市政府合作示範運行。而裕隆轉投資的大陸東風裕隆汽車,今年也已取得大陸核可,將與杭州市合作,以杭州做為納智捷電動車示範運行城市。
納智捷電動車與多個縣市政府合作示範運行,包括大台南地區。圖為受邀參加「大台南綠色科技產業博覽會,台南長賴清德體驗納智捷電動車科技。 圖/Luxgen
納智捷Luxgen EV+電動車在花博擔任接駁車,供民眾免費體驗綠能科技。 圖/Luxgen

西進大陸,放眼國際市場

大陸市場在2012年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而納智捷在這個市場布局甚早,先前裕隆和東風汽車集團已有長年的合作經驗,因而納智捷前進大陸,東風是最佳合作夥伴。2010年10月19日,裕隆集團和大陸的東風汽車集團簽約,共同出資成立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並選擇大陸杭州的蕭山臨江工業園區開設汽車廠,生產納智捷車款。12月12日裕隆在杭州正式宣布成立。並與大陸39家經銷商構建經銷通路,在2011年先行打造60家納智捷汽車生活館據點。初期先推出Luxgen7 SUV(大陸稱為Luxgen大7 SUV) ,並在7月從工廠正式下線,開始供應市場。
納智捷大7 SUV在大陸上市熱銷,一年多就創下四萬台以上的銷售量。 圖/趙惠群
納智捷單靠SUV一台車,2011年已累計銷量超過四萬輛,並帶動大陸智慧車流行風潮,而且原本鎖定的是二線城市,但2013年第一季以來,一線城市如上海等,銷售狀況更優於二線城市。顯然納智捷在大陸的智慧車差異化策略奏效,誠如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在納智捷首輛車於大陸上市時所說,大陸是個到處充滿機會的市場,就看你如何去爭取,而我們將採取的是差異化路線,以高端的智慧車為出發,不和大陸品牌廝殺。
納智捷2013年預計還會再推出三輛新車,包括Luxgen7 CEO和Luxgen7 MPV和Luxgen5 Sedan,預計2013年銷量達五萬五千台以上。
納智捷除了內銷市場有所斬獲,也在2010年步上外銷之路,2010 年10月中美洲多明尼加開設第一個據點,11月則在越南平陽省和胡志明市設兩個據點,11月首批外銷車登船。2011年底也在中東阿曼設點開賣,而2012年則有沙烏地阿拉伯代理商的加入,而2013年將正式前進俄羅斯。
Luxgen預定2013年在俄羅斯組裝販售。圖為2012年在俄羅斯車展中示Luxgen7 SUV EV電動車。 圖/Luxgen
納智捷首批外銷車輛在台北港登船。 圖/Luxgen

2013年5月11日

Lexus


Lexus 日系豪華的逆襲

2013/05/09 11:13
【聯合新聞網/記者趙惠群/綜合報導】

Lexus的藍色背光象徵著Hybrid技術。 圖/Lexus
1970年代,兩次的全球性能源危機,讓Toyota嶄露頭角,節能而實用的小型車如Corolla等,在北美和全球各地狂銷熱賣,為豐田的汽車王國打下江山,而當時的豐田汽車總裁豐田英二(Eiji Toyoda)的心中有卻更遠大理想與藍圖,他認為以Toyota的造車工藝,已足以和來自歐洲的賓士和BMW等豪華車品牌一較長短。
1983年豐田汽車總裁豐田英二和公司的高階主管舉行一項祕密會議,目的是要討論成立一個豪華車部門的可行性,希望生產的豪華車款足以和當時美國一些豪華車品牌競爭。後來依會議結論擬訂一項計畫名稱為F1旗艦1號(F1 -Flagship 1),計畫,計畫的最終結果便是打造出後來舉世問聞名且在北美一戰成名的豪華房車Lexus LS400。

圖片/豐田英二一手創造Lexus豪華品牌,他也是豐田在位時間最長的總裁。 Lexus
豐田英二是Lexus品牌的催生者,也是豐田集團上一世紀最重要的靈魂人物。他同時也是豐田汽車集團第五任的總裁,也是在最位時間最長的總裁(1981-1994),今年已高齡99歲(到2013年)。
在豐田品牌歷史上,豐田英二是集團最具傳奇性的人物之一,1913年出生於名古屋,1936年他從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機械系畢業,雖是工科出身,他更具備精明幹練的企業經營頭腦。1990年他在接受TIME周刊專訪時,表示他雖是個機械工程師,但他覺得自己更像企業管理人員。
豐田汽車第一任總裁是豐田佐吉,他是豐田集團創始人、豐田自動織布機製造株式會社創辦人,以發明和製造豐田蒸汽紡織機而著稱,而他的兒子豐田喜一郎卻對汽車情有獨鍾,1933年他在名古屋紡織廠廠區一設立了豐田汽車廠和汽車製造研究室。
豐田英二和豐田喜一朗是堂兄弟,原本兩人關係就十分密切,加上兩人對於汽車有共同的愛好,豐田英二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伯父佐吉的紡織廠工作,後來卻和豐田喜一郎兩人攜手開拓汽車事業,他曾在東京芝浦設立汽車研究室,主要開發相關機床設備,並拆解德國等進口車,研發未來自製汽車的技術,1935年,豐田完成試做的第一台車,稱為A型車,車型幾乎是美國車的翻版。而最初豐田生產製造小客車和大貨車,因為品質不佳,故障過高,在當時還被人們譏諷為「國產豐田,和尚坐禪」,形容車子老是壞掉而跑不動。
後來在1937年,豐田英二特別成立改良部,主要就是聽取客戶抱怨,改良車款,提升車款的品質,這也正是今日豐田及Lexus對顧客高度關懷的起源。1937年8月,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成立,也揭開了豐田汽車神話的序幕。隔年,即 1938年,豐田喜一郎在今天名古屋東方32公里外的舉母市(Komoro),也就是今天的豐田市,大張旗鼓,開設新的汽車製造廠,這裡也正是今豐田汽車的母廠所在地。
1940年代,豐田面臨集團史上最重大的危機,營運嚴重虧損,積欠工人薪資,工人走上街頭抗議,加上1950年日本政府戰後實施財政緊縮政策,讓豐田汽車面史上最淒厲的財政窘況,而豐田許多技術人員也因為戰爭被徵調,在戰爭上喪命,使車廠許多精英人才盡失。而當時豐田喜一郎以辭去集團總裁為條件向當時以帝國銀行(現今的三井住友銀行)與東海銀行(今日的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為首的銀行團緊急融資,並成立銷售為主的「豐田汽車銷售株式會社」,讓與負責生產的豐田汽車工業產銷分離,而經營棒子也就交給了豐田英二,由他來解決勞資的紛爭,而這兩家公司一直到1980年代才重新合併。

1950年代豐田面臨嚴重財務危機與勞資紛當年工人因令不到薪資而走上街頭。 圖/Lexus

圖片/1967年豐田英二接下豐田總裁之位。 Lexus
豐田英二接下總裁棒子,沒多久父親豐田平吉過世,他接繼承父親所有豐田汽車的股權,而在決勞資紛爭之後,沒多久喜一郎也隨之辭世。此時的豐田仍處於經營的困境中,但1950年代,南北韓戰爭爆發,美軍對大型車輛需求大增,豐田在接到美軍訂單情況下,得以度過財務的慘況而重生。
豐田英二接掌大權之初,豐田的年產量不過2400多台車,而當年的福特汽車一天的產能就達到8千台,豐田英二後來在參觀福特汽車,並尋求與美國車廠合作,他在參觀福特生產線之後,決定把福特的美式生產模式移植到豐田工廠之內,但他後來與豐田織布機退休的技師大野耐一,更共同開創了許多為全球企管理熱烈討論的豐田經營模式,包括「看板生產」模式,這也是後來條碼識別體系的前身。多項生產管理完全不同於美式作風,也讓豐田集團起死回生,也讓全球企業管理人士奉為圭臬。

豐田英二當年創下的看板式管理迄今仍為企業管理界人士奉為圭臬。 圖/Lexus
1960年代之前,豐田英二曾經打算以降低排氣量的豪華車Crown來進攻美國市場,受到當時董事會主席的反對,當時豐田英二是董事會執行副主席,不過1968年在他的催生下,品牌最成功的小型房車Corolla誕生,而他也在隔年接下主席之位,而Corolla後來在能源危機時代,在北美攻城掠地,打下江山。
1989年在豐田英二主導下,Lexus品牌正式成立,它不僅為豐田開拓豪華車的新天地,也為美國豪華車流行走向定調,並重新定義豪華車和豪華車顧客滿意度的新標準。最初豐田英二的發想,其實也是來自Toyota車主的回饋,按公司所說,最初他們也是聽取了許多Toyota的車主意見,因為不少車主希望他們的車擁有Toyota的品質,但要有更豪華的內裝與配備,因而才會有Lexus這個品牌的誕生。
1989年初LS400在美國底特律車展公開亮相,1989年的9月第一台Lexus轎車從北美經銷商展示間駛出。當時LS400上市,完全以新人之姿上場,和Toyota在產品外觀和本質上關聯性很小,完全走自己的路,而當時早了三年打進北美市場的Honda豪華車品牌Acura,車身上依然掛著Honda的標記。

Lexus品牌的創業作LS400與其設計師鈴木。 圖/Lexus
LS400在最初開發階段,豐田英二動用了24個機械工程團隊,斥資10億美元研發經費,打造了450台LS400原型車,每台車的製造成本可謂天價。而這台車不只是動用龐大的人力與物力,當時也針對美國美國人的嗜好與生活品味做了極深入的調查與分析。
豐田英二為達到他所謂「追求完美,近乎苛求」的理想,他強力要求他的機械工程團隊要開發出全世界最好的豪華房車,當時Lexus曾試做過數百輛的原型車,並且進行數千哩的測試,這些車即是後來正式上市的LS400。
LS400在上市後,隨即在全美各地果然吸引廣大的消費者來店詢問,但上市沒多久,LS400就出現兩項產品的瑕疵,有少數車主抱怨第三煞車燈亮度不足,另有消費者抱怨定速巡航作動不良。
Lexus於是立即召回已售出的八千台車子,並由經銷商親自向車主取車,逐一修正瑕疵,並將車子加滿油之後再送到車主手上,業務人員也同時送上致歉的禮物。給予車主無比尊榮,或許更是Lexus獲致顧客高滿意度且能在車市獲勝最主要原因,主動到府取車,提供代步工具,車主不必久候,這般尊榮禮遇也讓美國的車主十分受用,而其他豪華品牌對車主卻沒有給了如此高看規格對待,因此車主紛紛變節,走進Lexus的展示間。
由於具有高度靜肅性,動力更強大且品質有高度可信賴度,LS車系很快就對BMW和賓士等歐洲豪華車品牌帶來強大的挑戰,這兩大品牌在美國銷售量也隨即下滑。而後來,Lexus的各個世代車型,無不鎖定雙B款為主要假想敵,車型開發設計力也追循這兩大品牌的腳步,某些車型被人們視為少了一些原創性,事實上,Lexsu仍保有其原創與不可取代的設計,特別是融入東方人文的設計元素,卻是那些歐洲豪華品牌所沒有的特質。
在LS400成功打入美國高檔豪華車市場之後,Lexus也很快就對年輕買家市場展開攻勢,推出年齡層較低新車型。1991年Lexus先是推出出全新的ES300,以及SC400與SC300轎跑車。到這年,全美已有141家Lexus經銷商,銷售量也遠超過賓士和BMW,成為全美銷售第一的豪華進口車品牌。到了1990年代初期,Lexus的產品依然熱銷,也廣受車評和許多高度評價和大獎。而這段時間,新車型也持續推出,像是1993年上市的GS300跑房車,也是十分成功的商品。

在LS400成功打下江山之後,Lexus隨即推出SC300訴求更年輕的買家,下為SC430硬頂敞篷。 圖/Lexus
1995年Lexus 也面臨營運上極嚴峻的危機,當時日圓極其弱勢,全球景氣低迷,而且當時美日官方正就美國對日本口豪華車課以100%關稅的貿易壁壘政策進行協商,Lexus也承受了長達數月的營運衝擊。而這項貿易壁壘最後並沒有實施,而北美的豪華車市場恢復榮景,1995年LX450豪華休旅車推出市場,隨後是1996年的ES車系和1997年改款的LS和GS車系。

經歷了美日貿易風暴,Lexus在1995年推出頂級豪華休旅車LX450。 圖/Lexus
Lexus另一項致勝的原因,在於他們開發產品懂得如何緊抓住消費者的內心脈動。今天Lexus在全球有200多家經銷代理,總部和代理商之間長期以來一直建立的有效的顧客意見回饋機制,任何消費者抱怨都會被忠實反應到企業總部,並進行審視和分析,以找出妥善的解決方案,或成為下一世代車型改良的重要依據。
Lexus在1998年推出RX300,創造汽車界新的級距,豪華跨界休旅車,並且很快席捲休旅車市場,甚至超越先前上市的賓士和BMW同級車款,正是得力於對買家的傾聽,在RX推出之前,Lexus曾做過十分繁複的市場調查,傾聽潛在買家的心聲,因而設計出最能滿足絕大多數車主需求的RX車系,而當年大多數的休旅車舒適性不足,加上配備與車型十分陽春不夠豪華,還有底盤過高,上下車不便,於是RX克服了這些問題,走跨界之路,讓轎車和休旅車買家都能認同。也因為這台車,讓Lexus在2000年成為全美最暢銷的豪華車品牌,並長達11年。

1999年RX300 圖/Lexus
而Lexus在台灣的情況亦然,Lexus很快就取代雙B在豪華車市場的地位。而十多年之後,RX依然在全球豪華休旅車市場中,為同級車中的最搶手的車款。

2005年RX400h複合油電動力休旅車帶動業界Hybrid新風潮。 圖/Lexus
在進入市場第二個十年之初,Lexus也開始跳脫傳統高級車市場去找尋新客層,因此在2000年6月推出了入門的IS300車系,隔年SC車系大改款,進化成電動硬頂敞篷跑車。2002年再增加GS470的中型跑房車。

IS車系為Lexus爭取年輕買家圖為2001年的IX300。 圖/Lexus
Lexus 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出油電複合動力的豪華車品牌,2005年4月,全新的RX400h上市,它具有低排放和高度省油性,內裝外觀也極致奢華,很快就引起全球對環保意識強烈的買家的目光。Lexus的第二台油電車是GS450h,在2006年4月開始販售,接著在2007年7月推出世上第一台V8的全油電複合動力房車LS600h 。2008年Lexus在北美推出入門的HS250h油電房車,2009年8月開販售,讓油電車的消費年齡層降低,讓年輕買家也能擁有。

全新2013年式LS600h。 圖/Lexus
2009年是Lexus品牌20周年,這年春天,新一代RX350推出,Lexus也在六月進行油電複合動力RX450h發表,12月則推出第二代的GX460和GX470。在2009年同步上市的還有全新的IS250與IS350C敞篷車。

Lexus在造車工藝上一直追求所謂極致完美追打苛求的精神 圖/Lexus
除了豪華市場的表現優異,Lexus也開始專注年輕性能玩家的市場。2008年,Lexus推出高性能豪華跑房車IS F,展現Lexus在性能極致上也具有一定的實力,它搭載V8引擎有416匹最大馬力,是Lexus生產過性能最強大的車款,隨後Lexus也開始推出F Sport套件給全球各地經銷商,以滿足那些性能玩家的需求。

2009年Lexus開始推出F Sport套件供應全球市場。 圖/Lexus
2009年對Lexus的營運也是極其慘淡的一年,2008的金融海嘯重創全球汽車工業和銷售市場,豐田集團也不例外,而2009年8月美國一起Lexus車禍意外,因為腳踏墊卡住油門踏,這也讓Lexus 和Toyota大規模全球召回420萬多輛的車子。對一向追求高顧客滿意度的Lexus來說,是極其重大事件,讓他們更謹慎處理後續,很快車子油門踏板縮短,更換更安全的腳踏墊,並讓五款新車隨即安裝新的煞車功能系統,並推出能防駕駛同時誤踩油門跟煞車踏板時,以煞車功能優先的煞車優先系統,而這項設計也讓後來全球汽車廠追循安裝。

Lexsu對品管的要求十分嚴格並透過各種品管競賽達到完裝水準的高標。 圖/Lexus
2010年Lexus進入第三個十年,2011年品牌史上第一款超跑車LFA推出,並在2012年上市,結合手工打造內裝,一共限量生產500台,這也為Lexus奠定另一個新里程碑。

2011年品牌史上第一款超跑車LFA推出, 限量生產55輛銷售一空。 圖/Lexus
2010年在日內瓦車展Lexus也推出入門級的複合動力小型油電車CT200h,2011年3月開始上市,它的低汙染與節能很快就吸引全球年輕買家的青睞,全球狂銷,在台灣也是一樣,一上市所有配額全被搶光。2012年2月第4代GS發表,它裡外都有全新的設計,也為Lexus家族所有車款的設計走向定調,紡錘式水箱護罩為新的品牌造型元素。

2011年上市的CT 200h讓油電複合動力車更平民化。 圖/Lexus
豐田集團在油電複合動力技術上,一直是車界龍頭,而Lexus在油電車型開發上,也一直領先業界,近年複合動力更朝向超跑方向前進,多款概念車和量產車,如LF-LC 等,而且多款車也結合Plug-In系統,讓車子碳排放更低,而這也預告了汽車界Plug-In油電複合動力的大趨勢。

Lexus近年著力於新的油電動力技術開發,圖中的LFLC_Concept概念跑車即為今年最新作品。 圖/Lexus

全新2014年式IS車系更顯見Lexus的設計實力。 圖/Lexus

    Subaru

    Subaru 性能本位 科技精進

    2013/05/07 13:10
    【聯合新聞網/記者趙惠群/綜合報導】
    Subaru(速霸陸)在車界獨行特立且擁有著深厚技術傳承,其製造廠富士重工更是堅持不流俗的水平對臥和四輪驅動技術,開發製造操控性能與駕乘安全優先的車款,引領全球風潮,並吸引著一批批追求性能的玩家。
    Subaru在日文有統御或集結的意思。 圖/Subaru
    創業五十五年,Subaru開創了多項獨步車壇的造車技術,例如:富士重工推出業界首見最小型的油電複合跨界休旅車XV Crosstrek和十分節能的水平對臥式柴油引擎。有更多車廠則從Subaru身上,得到啟發或是技術,2011年,Subaru推出全新後驅跑車BRZ,Toyota同步與之推出雙生的86,其實正是透過雙方合作,借助Subaru的水平對臥動力為基礎而發展出的新世代跑車。
    Subaru是日本在機械工藝上不斷陳出新的車廠 圖/Subaru

    1917年:少年飛行夢的展開

    圖片/富士重工前身中師飛機公司創辦人中島知久平 Subaru
    關於Subaru在汽車機械科技上的成就,故事要從從一個19歲少年的飛行夢說起。出身自日本群馬縣務農家庭的男孩中島知久平(Nakajima Chikuhei,1884-1949),1903他從日本海軍機械學校畢業,並在1909年官拜少尉,在日本海軍服役。1911年他曾駕駛日本史上第一架艦載機。1917年,他聽到美國萊特兄弟首航成功的消息,啟動他對航空事業無限的憧憬,後來他參與了日本海軍戰機研發與製造。
    1917年,中島知久平從海軍退役,展開他的飛航夢,在今天群馬縣太田市富士重工的生產基地上,創設中島飛行機研究所,隔年他更集資正式開創日本飛行機製造所,展開航天之夢,並著手研發生產雙翼的飛行器。當年他手造的雙翼機上,特別書寫著造機報國的字樣。
    中島飛機研究所早年曾著力於雙翼飛行器的研發 圖/Subaru
    1931年,中島飛行機製造所更名為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1940年代隨著戰爭爆發,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變成戰爭殺人機器的生產重心,也是日本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曾經生產過許多海軍與陸軍用的知名戰機,如陸軍的一式戰機「隼」,以及多款海軍艦載機與偵察機。而戰爭中,公司被收歸國有,1945年二戰結束後,飛機製造廠歸還民間,後來曾更名為富士產業,但在1950年公司宣布解散。
    中島知久平因造機致富,後來也曾當上議員、入閣和組黨,在日本政界有極大影響力,曾主張發展長程轟炸機,直攻美國本土。他在戰後被盟軍列為A級戰犯,入獄服刑多年。
    戰後的中島飛機,由於戰敗,日本被禁止生產飛機,公司於是重組為「富士產業」,專攻以剩餘之飛機零件所生產的「幼兔」速可達機車(Scooter),並自力研發機車引擎,以及從事巴士車體製造,在戰後的百廢待舉中,富士重工打造的幼兔機車和巴士,成為復原重建倚重的工具,也在當年成為一種時尚流行商品。
    1946年Fuji Sangyo停止生產飛機而改造機車推出首部Rabbit機車原型車。 圖/Subaru

    1945年:戰後轉型,進入二輪時代

    1945年,戰爭結束,飛機製造被禁止,公司轉型再出發,變成機車大廠。1946年富士產業推出第一部的「幼兔」(Fuji Rabbit)S-1速克達摩托車。在戰後,有踏板的速可達機車流行風潮是由義大利的Vespa和Lambretta帶動,在美國也十分風行,幼兔的設計當時正是追隨仿傚美國軍人最愛騎乘的包威爾(Powell)速可達。當時是運用軍事剩餘物資來打造速可達,像是S-1的前輪就是再利用原來中島戰機的尾輪改造而成。
    圖片/1960年代Rabbit和兄弟車Hurricane的廣告 Subaru
    當年同樣是戰爭中戰機製廠的三菱重工,戰後也同樣投入速可達製造,一直到1960年代。富士產業生產的幼兔速克達摩托車後來也演化進階,推出多款具備先進科技的車款,展現富士重工的造車的工藝與精密研發的實力,尤其是S-601 Rabbit Superflow車系,配備自動變速箱及扭力轉換器,並有電力啟動馬達和氣壓式避震等。而幼兔速可達一直生產到1968年最後一款S-211車系推出後才結束二輪事業。幼兔各車系都在當時深受市場歡迎,甚至外銷到美國,而且十分暢銷,也是速可達機車史上的經典作品。
    Rabbit 90 圖/Subaru
    在1949年,富士產業也成功開發日本第一輛單體結構的巴士,後來投入巴士代工生產的行列。而在1951年,富士重工結合多年飛機製造技術與和經驗,成立汽車研究所,並開始著手進行P1(Passenger Car-1)研發試裝。

    1953年:正式創業、邁向四輪之路

    1953年被視為Subaru創業之年,這一年,汽車研究所更名為富士重工株式會社。1950年,由於富士產業在駐日盟軍指部揮部主導下,為讓日本財閥解體,依公司信貸重整法,被分割為12家公司,其中有五家公司以投資方式,在1953年合組「富士重工株式會社」,專門生產飛機及維修等,五位投資者也各持有五家公司並各司其責,包括生產速可達機車的富士工業(Fuji Kogyo),還有生產巴士車體並進行P-1概念車研發的富士自動車(Fuji Jidosha),而宇都宮車輛公司(Utsunomiya Sharyo )負責整車製造,並在當年計畫重啟飛機生產製造事業,另有大宮富士工業(Omiya Fuji Kogyo)則專事發動機製造,另一家東京富士幼兔(Tokyo Fuji Sangyo),則主要負責銷售街車巴士和發動機。
    這五家公司在1955年合併,成為速霸陸重工業,後併入富士重工,而首任總裁是北謙治(Kenji Kita),他對汽車有著無比的熱忱,一直積極推動日本汽車自製。1954年富士重工第一部汽車的原型車P-1即將量產,需要命名,北謙治表示,如果你要做一台車,就該做一台羽翼已豐的成熟車款。如日本人要做汽車,車子就該有個日本車名。
    當時他徵詢全公司員工意見,但是沒有人能提出車名建議,於是他提出他心中那個美麗的名字Subaru。Subaru是金牛座星團的名字,用肉眼就能在天際看到該星團六顆明亮的星子,不過使用望遠鏡,其實它一共有250顆藍色的星斗。在西方它稱之為昴宿星團(Pleiades,希臘神話中其實有七星),中國人稱之為「昴」,而Subaru在日文有統御或集結的意思。日本人常會在Subaru之後加上Mutsuraboshi一詞,也就是指「六連星」,日本一些古老的文獻常出現這個詞語,如前田家的「枕草子」,說明這個星宿是日本人的最愛,而六連星也代表著Subaru由五家公司合組而成。因此,我們今天可以看到Subaru有著優雅的企業識別,橢圓藍底徽記上有六顆閃耀的星子。
    日本人常會在Subaru之後加上Mutsuraboshi一詞,也就是指「六連星」。 圖/Subauru
    1954年2月,富士重工正式對外宣布P-1開發成功,並準備進入量產,在1955年3月,P-1命名為「Subaru 1500」,它的機械設計與結構等技術,在當年可說是極其先進,它採用日本自製單體式車身,而且有A臂式獨立懸吊,並有彈簧與雙管油壓式避震,後懸吊採用三片式葉式彈簧和雙管油壓避震,因而創造高度舒適與行駛的平穩性。由於零件供應不足,只生產二十輛,加上資金籌措問題,使Subaru 1500生產中止,但它卻為日後品牌最成功的「Subaru 360」和「Subaru 1000」開拓了坦途。
    1958年Subaru 360原型車。 圖/Subaru

    1950-1960年:Subaru起飛的年代

    其實在1955年代號K10的Subaru 360原型車就已經打造完成,而遲至1958年8月才正式推出,當時日本官方正全力倡導人人買得起的小型國民車,而日本少數車廠也開始投入小車開發,由於製造成本仍高,做平價小車不易,富士重工憑藉著多年累積的飛機製造經驗,打造出價格平民化,卻同時保有不錯性能的Subaru 360,被譽為50年代的日本國民車典範,而且在市場上狂銷熱賣,風行全日本。
    1950年代上市當時日本官方正全力倡導小型國民車,Subaru 360在當時被視為國民車的典範 圖/Subaru
    Subaru 360被人暱稱瓢蟲車,因為它的造型像小瓢蟲,當年全球都盛行這種圓滾小巧的泡泡車(Bubble Car)。
    1959年,繼Subaru 360之後,富士重工也推出以同一技術開發出來的輕型卡車Sambar。它有低底盤和寬敞的貨斗,它不僅是貨車,其實更像今天我們常見的休 旅車,同樣受到日本中產階級的熱愛。
    Subaru 360所衍生的Sambar商用車 圖/Subaru
    1965年推出日本第一輛前輪驅動車Subaru FF-1,而在1966年5月14日,第一部前驅量產車Subaru 1000公諸於世,它已配有水平對卧引擎和前輪驅動系統,當時前輪驅動具有靈活精準的操控和行駛穩定性,為造車界熱衷的技術。由於直列引擎採橫式配置,容易造成左右平衡不佳的問題,影響行車穩定,因而大多數車廠都採後驅,但富士重工則獨創一格,找到解決方案,堅持前驅,引擎則改採縱向排列,為左右對稱的水平對臥式,使車子有更好的運動性能。而Subaru這樣在造車技術上的不斷突破與獨排眾議,也是該品牌建立一貫的核心價值。
    Subaru在1965年代就將採用水平對臥動力 圖/Subaru
    1965年上市的Subaru 1000。 圖/Subaru
    1968年Subaru 360展開外銷之路,銷往美洲大陸,不過最初Subaru 360配備的是三缸二衝程引擎,最大馬力僅16匹,後來經過改良,1968年銷往美國時,改為四程,最大馬力已提升到36匹。而且它使用後置引擎後輪驅動,加上採用獨立懸吊,並因為單體結構車身有較強的剛性,因此在北美上市也受到當地買家的歡迎,也獲得當時車評給予極高的評價。
    1963年Subaru 360 Custom特仕車。 圖/Subaru
    Subaru 360採後開式車門,當年深受許多小庭的喜愛此為當年上市時的商品型錄圖 圖/Subaru
    1969年8月,Subaru 360後繼車R-2問世,也是該品牌的經典作品,在當時日本正進入所謂的高速公路時代,R-2有可愛小巧的外型,經過工程師的努力,讓它同時擁有寬闊的車室,能容納四名成人長途乘坐,因而在當時也掀起迷你車的流行風潮。
    1968年推出的Subaru 360運動化版本Young SS。 圖/Subaru
    1969年R2剛上市時店頭接單熱絡的盛況。 圖/Subaru

    1970年代:四驅技術獨霸車壇

    Subaru最膾炙人口的科技,除了水平對臥式引擎,全時四輪驅動也是一絕。1971年,Subaru推出四輪驅動的客貨兩用車Leone,當時四輪驅動多運用在越野車上,但Subaru則這技術導入傳動房車之上。由於四驅系統可以增強一般房車的駕馭行能,更適合雪地、多濕及險峻地形,讓汽車的實用性大增,因而受到許多買家的歡迎,這開啟了後來四驅房車的風氣。
    1970年代Subaru的代表作,還有R-2後繼車Rex,它的外型自然受到當時德國VW的Golf車系的啟發,而它由於具備精準的操控和行駛的穩定性,加上十分省油,在能源危機年代受到人們高度重視。而在1973年,Subaru也推出Rex性能升級的四行程動力版本。
    1972年第一代的Leone。 圖/Subaru
    而在1970年代,經濟實用的日系車也受到北美市場的青睞,Subaru在1977年8月針對北美市場需求推出以Leone為基礎而開發的Brat休旅車,它有特別的四座配置,不同於傳統Pick-up的單排座配置,且它有更大的貨斗,實用性更高,因而在北美熱銷,也在許多市場大賣。

    1980-2000年:引領汽車電子化風潮

    前30年,我們看到Subaru從學習之路,步向獨立研發,並在許多機械造車技術引領車界風潮,到1980年代之後,Subaru仍持續在造型與技術上具有高度原創性。1984年Subaru領先全球車界,推出電子式無段變速自排系統(ECVT),並在1987年配置在Justy小型車上,也成就了Justy的經典地位。
    1988年上市的Rex。 圖/Subaru
    1985年Subaru以品牌logo上的昴宿星團最亮的一顆星Alcyone,為全新推出轎跑車命名,Alcyone車型採V字形構型,並有圓潤的線條,因而獲得0.29極低的風阻係數,1985年2月它先在北美推出,6月日本上市,它的低風阻設計也成為當時車界的典範。
    Leone為業界首度將四驅配置在一般轎跑車上。 圖/Subaru
    而在1987年,Subaru也成功研發出ACT-4主動式四輪驅動系統,不同於以往四輪傳動藉由輪胎鎖死而啟動的被動式四輪驅動,主動式四驅系統增強了車子在野地上的抓地和驅動能力,因而至今幾乎大多車廠都採行電子式主動四驅的系統。
    為全力搶進全球2.0升中型房車市場,1989年2月Subaru推出全新車系Legacy,基本上它仍續水平對卧引擎與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傳統(同時也有前驅版本),開啟了1.8到2.0升運動化房車的流行風潮,至今演化已進入五個世代。
    在Legacy之後,Subaru於1992年11月再推出車型更緊湊的中小型房車Impreza車系,它具有跑車化的外型,並有四門和五門旅行車兩種車型,動力和驅動則是追循Legacy 的標準。
    1992年,Subaru再推出新世代Kei-car迷你車Vivio,以658cc的多點噴射小引擎,具有52匹最大馬力,主要讓日本本國買家能同步達到省油與低稅賦的目的。它也具較高的車頂,即使車型迷你,但也有不致太侷迫的乘坐空間。
    1995年上市的迷你車Vivio 圖/Subaru
    跨界休旅是當下主流商品,但Subaru在上個世紀就領先開創這種新的級距,旗下的Forester多功能休旅車,1997年2月推出,它結合了轎跑車和休旅車的特色與功能,以Legacy的底盤而開發,但有較高的離地高度,使駕駛者能掌握更好的視野,迄今仍是Subaru的RV車型的主軸。

    21世紀:新世代再領風騷

    Subaru到本世紀,在技術開發與新級距的建立,再度引領風潮,如2007年,在日內瓦車展發表全球首具水平對臥柴油引擎,而在2009年則發表世界第一具縱向式設計無段變速系統(Lineartronic CVT)。
    在車型上,也有創新之舉,如2011年Subaru在法蘭克福車展發表全新XV跨界休旅車,以三代Impreza五門車型基礎而開發,有比Impreza更高的離地高度。配上2.0水平對臥引擎,搭載對稱式全時四輪傳動系統,並有無段變速系統和Auto Start Stop怠速自動熄火啟閉裝置,使它更貼近節能減碳的環保趨勢。2005年,也從Outback的基礎上,發展中型頂級旗艦SUV休旅Subaru B9 Tribeca,可乘坐五人或七人。
    上到下:Impreza、Legacy、Outback、Tribeca,都是新世代Subaru家族臉孔。 圖/Subaru
    此外,Subaru也在2013年紐約車展發表品牌史上第一台油電複合動力車型XV Crosstrek Hybrid,並且採用自主研發的複合動力系統,這也是全球第一款小型跨界油電複合動力車。Subaru也在日內瓦車展發表結合上述兩項新技術,水平對臥柴油引擎與縱向式無段變速系統的跨界休旅車Outback。
    XV Cross Hybrid 圖/Subaru
    1960年代初期當時的日本首相佐藤榮作為提高日本汽車的競爭力,曾下令整合日本的汽車產業,當時日本的日產汽車為取得Subaru巴士的技術,在1968年曾購入Subaru約20%股權,後來通用購得這20%股權,由於通用汽車因為發生財務危機,出售Subaru權股,TOYOTA取得其中8.7%的股權,到了2008年4月,豐田汽車增加對Subaru重工業持股達到16.5%。從股權分配,我們也看到Subaru與日產、通用及豐田之間的微妙的合作關係。

    Subaru賽車運動:競技場上展雄風

    Subaru堅持水平對臥引擎和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技術傳統,加上不斷在機械及其他造車工藝上的突破,使旗下大多車款都具備強大戰力,Subaru從1980年起就開如在賽車場上發威,首次參與拉力賽,使用車輛都是直接在日本的工廠中生產,先後藉Lone、Swingback與Touring Wagon等車款,陸續在國事中獲勝,1989年時Subaru與英國賽車運動公司Prodrive結盟,成立速霸陸世界拉力車隊(Subaru World Rally Team),並成為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的參賽隊伍,五年內,Subaru即拿下第一座最佳車隊(World Champion Manufacturer)頭銜, 後來更贏得五座FIA冠軍頭銜,迄今在世界拉力錦標賽中曾3度蟬聯車廠冠軍,是目前世界拉力錦標賽中得到拉力賽冠軍次數最多的日車廠隊。 而由實戰中,Subaru也衍生出WRX和STi的性能車款,滿足玩家競速的需求。
    Subaru 360當年曾參加日本GP大賽 圖/Subaru
    Subaru Rally的形象深植車迷的心。 圖/Subaru
    此外,Subaru也開始加入紐柏林24小時耐久賽事,到今年已連續六年參加此賽事,以WRX STI四門房車參賽,2011和2012年曾在SP3T組比賽中獲勝。另外,Subaru也即將參加今年的日本Super GT大賽,是第二年以Subaru BRZ GT300參賽。
    圖/Subaru

    Subaru在台灣

    大慶汽車曾是Subaru在台的經銷商,1990年代與日本富士重工合作,以合資方式1989年在屏東設廠生產Domingo商用車和Justy 1.2小型車,後來大慶汽車也曾以Justy自行改造設計推出小車Tutto金美滿。1990年更曾引進Legacy日裔美規2200c.c.中型房車。
    極盛時期,大慶曾年產2萬多台Subaru車款,後不敵市場競爭,銷售快速萎縮, 1997年為重振市場,再推出國產化Impreza,並曾外銷到海外市場,但終不敵市場景氣衰退,最後在2002年退出市場。
    Impreza 圖/Subaru
    台灣速霸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初期為母廠富士重工業所投資之子公司,代理Subaru車輛及維修零件的輸入與販售。2007年,Subaru新加坡代理商意美汽車集團重金投資,取得Subaru汽車在台灣地區的總經銷,同時也取得總代理的經營管理權,讓Subaru重新站穩台灣市場的腳步。新加坡商意美汽車集團在汽車銷售上有多年專業經驗,1986年取得新加坡Subaru代理權,近年由首席執行長陳駿鴻操兵,銷售表現亮眼,成為新加坡在地第九大汽車品牌。意美汽車集團藉由新口坡成功經驗,在台灣以進口方式,採精英策略,重點式打造多功能展示及服務據點,逐漸重拾消費者對Subaru的品牌向心力與信心,銷售逐年成長,由於Subaru的技術本位,Subaru車款在台灣特別受到許多工程與3C產業人士的熱愛。